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包膜病毒

病毒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结构 包膜
家庭 副黏液病毒科
主要的主机 人类
疾病引起的 呼吸道疾病
症状 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发烧
喘息
潜在并发症 细支气管炎、肺炎
传输方式 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呼吸道飞沫经空气传播,有可能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
社区爆发地点 医院病房,日托中心,学校,医院病房,疗养院

RSV的重要性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所有年龄的人中引起呼吸道疾病。经过数天的潜伏期后,大多数人会出现流鼻涕、咳嗽和打喷嚏等轻微症状,并在1至2周内完全康复。幼儿(特别是婴儿)、老年人和患有"高危"疾病(如免疫系统受损、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并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病率较高。

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时释放的气溶胶飞沫传播。这些传染性飞沫要么被直接吸入,要么落在附近的无生命表面(污染物)上。在后一种情况下(间接传播),用手接触受污染的表面,如果患者随后揉揉眼睛或鼻子,可能会导致感染。

消毒的重要性:RSV在表面上的存活和通过污染物传播的可能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包膜结构,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如人类冠状病毒)和非包膜结构(如鼻病毒)相比,它在无生命表面上失去传染性更快(2)。然而,它已被证明可以在坚硬、无孔的表面上保持长达8小时的活性。此外,RSV可在皮肤上存活20分钟,并已证明可从被污染的污染物传播到双手(3)。

除了相对较高的表面灭活率外,RSV还容易通过一些消毒剂活性使其不具有传染性。仅在1分钟的接触时间后,次氯酸钠(0.1%)、二葡萄酸氯己二胺(1.0%)和氯化苄溴铵(1.0%)对RSV表现出完全的病毒杀灭效果(1)。消毒后病毒的目测(电镜)显示毒性因子(即表面糖蛋白)消失,病毒包膜严重受损。

参考文献

  1. Ansaldi, F.等人2004年。sars冠状病毒、甲型流感和合胞呼吸道病毒对常见消毒剂和紫外线辐射的抗性预防医学与卫生杂志,45:5-8。
  2. Boone, S.A.和C.P. Gerba, 2007。污染物在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性疾病传播中的意义。环境科学与技术,30(6):447 - 451。
  3. 霍尔,C., R.道格拉斯,J.盖曼1980。可能通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污染物传播。141: 98 -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