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猴空泡病毒40 (SV40)
结构
无包膜
家庭
多瘤病毒
主要主机(年代)
猴子/人类
疾病引起的
各种癌症,包括脑瘤和骨瘤,恶性胸膜间皮瘤在实验动物。
症状
肿瘤发生,可能导致恶性肿瘤
潜在并发症
免疫抑制的个体
传输方式
接触受感染的体液,特别是受污染的血液
猴空泡病毒40的重要性
猴空泡病毒40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被污染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引入人类的。SV40在许多实验动物体内是一种致癌病毒,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导致癌症。将SV40接种到仓鼠和大鼠等小型哺乳动物体内已证明该病毒具有致瘤性,并可导致恶性肿瘤。在人类中,有新的证据表明SV40与癌症,尤其是罕见癌症之间存在联系。已观察到该病毒在体外对人体细胞具有半受纳性:病毒在一些细胞中繁殖,而另一些细胞则抵抗病毒。抵抗病毒的细胞仍然可以获取病毒基因组,从而导致细胞永生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V40感染与体内肿瘤形成之间存在相关性。
消毒的重要性
对猴空泡病毒40的消毒可保护个体免受潜在致癌病毒的侵害,并可深入了解该产品对其他密切相关的人类病毒(如BK病毒和JC病毒)以及更大的多瘤病毒科的性能。SV40作为一种非包膜病毒,难以灭活。比较一系列消毒剂功效的研究表明,0.5%季铵盐溶液的消毒效果为1.10 log10在5分钟和60分钟时,病毒滴度分别降低1.92,而0.05%过氧乙酸溶液的病毒滴度降低4.26 log10复位5分钟。SV40的耐寒特性将测试产品的抗病毒功效的全部极限。
参考文献
- 加西亚,罗伯特·L和迈克尔·J·Imperiale。"猿猴病毒40感染人类"病毒学杂志77,9(2003): 5039-45。doi: 10.1128 / jvi.77.9.5039 - 5045.2003
- Hufbauer, Martin等人,“用化学消毒剂灭活多瘤病毒SV40作为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替代品。”病毒13、11 2207。2021年11月2日,doi:10.3390/v13112207
- 图片来自:E.L.帕尔默/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